船舶人才網,國內專業的船舶行業求職招聘網站 招聘熱線:0755-36517013

個人/企業 注冊 登陸
1
2
3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> 行業資訊 >> 行業科普

“僵尸肉”與朗姆酒:風帆時代英國水手吃什么

船舶人才網 發布時間: 2015/9/22 15:25:26 文章來源:騰訊網

真是巧了,筆者正琢磨著十八、九世紀的英國皇家海軍為啥總打勝仗涅?讀到吃喝這一段,捂著鼻子想象水手們如何吞下“木乃伊”味的老咸肉,“僵尸肉”的新聞就火了。

據報道,有無良奸商用N年前的進口雞爪毒害百姓,這還了得!

不 過在咱看來,這新聞硬傷挺多,“僵尸肉”啥味道?從哪兒來到哪兒去?那位壯士吃出了毛?“直筆讜論”的該則新聞記者并未交待清楚。后來有人偷換概念,把 走私肉和“僵尸肉”劃等號來辯護,這就更不對了,問題的關鍵并不在這種多年老肉是否存在,哪怕報道的時間地點不一致,就該挨罵,我呸。

今 天,我們已經很難想象風帆時代海上生活的漫長和艱苦。風帆時代的戰艦靠風作動力,速度很慢,快航速也不過十幾節(1節是1852米每小時),平均航速只 有3-5節,大體上相當于常人步行的速度(5-8千米每小時)。1492年,弗朗西斯.哥倫布航行了70天才發現新大陸,那種執著的意志,不知今天還有幾 個人能做到。帆船技術雖然也不段的完善的提高,但并沒有跨越式的改進,1800年前后,從英國到西班牙需要一周到十幾天,橫渡大西洋通常要一個半個月以 上,環球航行約二到五年,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已經遍布全球,上千艘風帆戰艦在殖民地間來來往往,水兵們吃啥喝啥呢?1492年,弗朗西斯.哥倫布航行了70 天才發現新大陸,那種執著的意志,不知今天還有幾個人能做到。帆船技術雖然也不段的完善的提高,但并沒有跨越式的改進,1800年前后,從英國到西班牙需 要一周到十幾天,橫渡大西洋通常要一個半個月以上,環球航行約二到五年,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已經遍布全球,上千艘風帆戰艦在殖民地間來來往往,水兵們吃啥喝 啥呢?

外行玩戰術,內行打后勤,后勤對一支軍隊的重要意義往往被人所忽視。海灣戰爭期 間,多國部隊切斷了薩達姆軍隊的補給線,一些駐守偏遠沙漠中的伊軍部隊,既得不到上級命令,也瞧不見多國部隊的影兒,十多天沒吃沒喝沒消息,只見勸降的傳 單滿天飛,就出過成建制向飛機集體投降的笑話。

與法國、西班牙等大陸國家海軍不同,歷 史上英國皇家海軍高度重視海軍基地和醫療、飲食等后勤設施的建設。為了保證木質戰艦能定期進塢修理,每征服一個地區,往往會不惜血本地建設海軍基地、船塢 和食品供應站及醫院,基地的組成部分,通常包括大型的食品生產廠和物資倉庫,保證艦隊的后勤供應。英國人其實把水手看作消耗品,吃不好的水兵是要鬧病的, 英國人損失不起,為了確保水手們的伙食,皇家海軍糧食委員會應運而生。

海軍糧食委員會 管理眾多的食品加工廠和倉庫,為了保證皇家海軍的水手們的物資供應,海軍糧食委員會在達特福德、樸次茅斯、普利茅斯等英國本土港口和孟買等海外殖民地,建 立了當時非常先進的大型食品加工廠,把大批動物和糧食加工成咸肉、硬餅干和啤酒,并有大型倉庫,隨時可以裝船供應,其它國家包括法國海軍就沒想這么細,一 直無法解決食物的儲存和供應問題。

漫長的海上航行過程中,會打一百多種繩結的水兵們, 每天要在20多層樓高(勝利號桅高近70米)的桅桿上奔跑,三五百號人擠在大約50米長、15米寬、20米高(當時一艘裝備74門炮的三級艦的大致尺寸) 的木頭盒子里,睡著寬度只相當于14寸顯示器橫寬的吊床(38厘米寬),整天和虱子老鼠傳染病作斗爭,那些常常被低矮的橫桁撞得滿頭是包的腦袋里,想的 多的不是建功立業,而是今天能吃啥?朗姆酒度數夠不夠?上次戰斗我親手捉了兩個法國佬還活著嗎?司務長記下來木有?

“僵尸肉”

下面我們先看一份食譜:

看 到這兒,也許會有朋友說,臥塞,天天喝啤酒,隔天有肉吃!的確,那個年代,這份食譜熱量不低,每天熱量超過4000大卡,比當時普通工人吃得還好,能滿足 了水手們繁重體力勞動的需求,也真有不少吃貨就沖著這份食譜投奔了皇家海軍。不過,鍵盤俠們先擦擦口水,別高興太早,回到二百多年前,那會兒冰箱、罐頭、 方便面、火腿腸統統木有好不好,而食品是會腐敗的。

來塊“僵尸肉”吧。

肉類是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高能食品,英國地理環境不適合大量生產糧食,但由于大量種植苜蓿等牧草,蓄牧業比較發達,當年肉和糧食價格居然相差無幾。能不能讓皇家海軍吃到肉的問題,牽動著海軍糧食委員會官員們的心,為了保證水手們能在海上能吃到的肉,他們想到了咸肉。

咸 肉是特別特別咸的咸豬肉和咸牛肉,這倒不是英國佬天生重口味,而是長期儲存的需要,咸肉用巨多的的鹽腌成,碼在大木桶里,好幾百磅一桶放在帆船的底艙,吃 的時候取出來,先得用淡水泡泡,不然是吃不下的。當年為了保證長期戰爭的需要,通常平時就要大量儲備這種戰略物質,既然是戰備物資,就得多做,也很少有誰 敢拿出去賣,如果用不完,就在庫里或船上放著,存個幾年甚至幾十年應理所當然了,吃到幾年前的咸肉算您人品大爆發,吃幾十年前的咸肉,那也算新聞?克里米 亞戰爭的時候(1850年前后),戰場上的英國佬,就吃到過1809年的咸肉哩。勇敢的英國水兵們才不在乎哩,“僵尸肉”?隔天吃,照樣打勝仗。

盡 管不影響打勝仗,存了幾十年的咸肉味道還是很恐怖,有水手們回憶說,有一種“木乃伊”的味兒,“木乃伊”啥味兒,咱沒聞過,更沒吃過,不過應當沒有金華火 腿好。吃咸肉的時候用一個大鍋來煮,每大塊肉上綁個鐵片,以區別給不同的部門,煮肉的廚子通常是裝了木腿的老兵,木腿老兵爬不了桅桿,這是照顧他們留在艦 上上能干的少數幾樣活計(其它的包括縫紉匠、木匠等等),還能掙外快,啥,外快?

災年 餓不死廚子,在船上當廚師是美差也是肥差,除了能偷嘴,還有油水可撈,煮一大鍋咸肉的時候,總會有些肥油浮在湯上,這要在今天,這是地溝油,不過當時的廚 子可以把這層油撇出來,賣給水手們抹硬餅干吃,當時海軍供應的奶油通常都臭不可聞,所以船上的人都管廚子叫油水佬,撈油水是典故也許就是這么來滴。

當時船上也隔天供應一小塊奶酪,不過船上的奶酪也象咸肉一樣歷史悠久,有記載說發下來的奶酪長年儲存,有的居然已經硬化,手巧的水手們閑來無事,常用來刻鈕扣、色子和小工藝品掙小錢。

煮 好的肉和其它食物,由各戰位派人取回去分吃,通常以一個炮組為單位,大炮之間支張桌子,大約8至12人,分餐的時候,盛菜的兄弟要背對桌子,看不到下一盤 菜傳給誰,以示公平。這一桌子的仁兄一起吃住,一起生活,一起打炮,很多培養起深厚的友誼,萬一哪位掛了,“同桌的你”往往會和艦長搶著出高價競拍掛掉兄 弟的遺物,由司務長記帳,返港后捎給掛掉水手的家人。

會走路的硬餅干

風帆戰艦時代的硬餅干復制品

皇 家每日必吃的主食是一磅硬餅干,皇家海軍的硬餅干,不是我家姑娘愛吃的奧利奧,而是一種由面粉加水不經發酵烤出來的死面餅,這種東西堅硬無比,為了保證不 容易受潮,經常用優質面粉烘焙4次制成,往往面粉越細,海軍餅干越好越硬,保存的時間也越長,打死了個人也沒什么稀奇滴,只有巨好的牙口才有希望咬碎,當 時的水手管它叫磨牙棒,往往得用湯或咖啡泡上一陣子才能吃,據說也有水兵吃飯的時候,用火繩槍把這玩意打得松軟,改善口感。

海 軍硬餅干有一絕,就是有的時候會自已走路。把一塊硬餅干放在盤子里,不留心照看,硬餅干常常會慢慢逃走,這不是因為硬餅干長了腿,而是保存不當的硬餅干里 的寄生蟲把餅干推跑了。硬餅干保存在艙底的大木桶里,吃的時候上面常常長滿的寄生蟲,常見的是黑頭蛆和一種叫象鼻蟲的小東西,航行了一年半載之后,吃餅 干的時候,吃到條蟲子,那是再正常沒有的事情了,“嗯,黑頭蛆吃在嘴里肥肥的,甜甜的,不象象鼻蟲那樣有苦味”,有水手這樣回憶,不愛吃蟲子的,就把這玩 意泡在湯里,欣賞蟲子在湯里游泳,并且猩猩相惜,把硬餅干里的蟲子稱為劃船的水手。

如果不想吃這種免費添加的動物蛋白,英國水手們發明一種特效的除蟲絕招,擺條臭魚或臭咸肉放在餅干口袋上,吸引黑頭蛆爬出來,爬滿了就換一條。

“納爾遜之血”-皇家海軍的朗姆酒

“愿情人和老婆永不相見!”這是電影《怒海爭鋒》里的一句祝酒詞,說這句話的那天應當是星期六。英國皇家海軍非常講究傳統,為了表達能每天喝上6兩(半品脫)高度朗姆酒的激動心情,水手們喝酒的時候從周一到周日都有不同的祝酒詞:

星期一,“咱船平安”;

星期二,“兄弟們安好”;

星期三,“哥們也好”;

星期四,“來場硬仗,快快升官”;

星期五,“靈魂和大!;

星期六,“愿情人和老婆永不相見”;

星期日,“敬沒來的哥們和那些海上的弟兄”。

英 國海軍的海上稱霸,是和喝酒密不可分的。大帆船上通常存在淡水,桅桿附近通常會有一個淡水槽,名叫“海上甘泉”,不過航行一段時間之后,“海上甘泉”也會 發臭或長滿綠藻。為了健康,水手們一開始常喝啤酒,德雷克時代,水手每日供應啤酒1加侖,大約4升半,相當于今天7、8瓶的量,不過早年的啤酒其實是一種 麥酒,比今天要淡一引起。保存不好的啤酒也會變質,這可怎么辦?

16世紀,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,西班牙人把一種原產印度的植物引入西印度群島,這就是甘庶,甘庶有一節節的莖干,一段段切開了埋在土里,很快能長出一大片,可貴的這種東西能榨糖,運到歐洲,是一本萬利的生意,利潤比開采金礦還大。

甘蔗榨糖后的糖蜜是釀酒的好原料

甘 蔗榨糖后剩下一種黑色的糖蜜,一開始沒啥用,都被丟掉了,后來有人發現,糖蜜可以用來釀酒,經過蒸餾之后,會生產出一種琥珀色的口感濃烈的好酒,這就是朗 姆酒。朗姆酒價格便宜量又足,得到皇家海軍的一致熱愛,朗姆酒酒精度很高,通?梢赃_57%以上,后來英國水兵們曾發明了一種鑒定酒精度數的方法,把朗姆 酒混上火藥,用放大鏡來烤,能著火的,肯定在50度以上。

1655年,英國人開始給在 西印度群島的水兵們供應朗姆酒,1755年,朗姆酒做為正式供應品開始大量供應皇家海軍,當時的定量是每人每天半品脫(約300毫升,相當于六兩老白 干),每天分上午11點左右和下午日落后分兩次供應,戰斗之前或表現良好的水手會加倍,這可是了不起的獎勵。一開始供應的朗姆酒原樣供應,不過沒多久就發 現有水手把多日的酒存起來,一次性喝個痛快,喝多了的水手到處鬧事,抽“九尾鞭”都不管用,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此后分酒開始調入三到四倍的飲水稀釋,這樣 的酒無法長期保存,水手們喝醉的情況少了許多。

那么為什么管朗姆酒叫“納爾遜之血”呢?這還得從英國皇家海軍的海葬制度說起。

幾百號人擠在那么個木頭盒子里,潮濕而不通風,是各種傳染病高發的溫床,當年醫療條件差,如何處理掛掉水手,是一個實際無法回避的問題,各國的處理方法很有本國特色。

法國和西班牙等大陸國家的海軍,通常會把死去的水手,埋在底艙的沙土里,千辛萬苦的運回祖國安葬,入土為安嗎,算是對故人的一種交待吧,不過這種辦法對控制傳染病和士氣有啥影響就不好說啦。

太平洋戰爭期間,美國海軍正在海葬。

英 國和荷蘭的海軍不玩這套,對于英國水兵來說,大海就是他們的故鄉,打仗的時候,死亡甚至重傷的人員,直接就往海里丟,有條件的話,會用吊床縫個裹尸袋,里 面放兩顆加農炮彈當配重,這方面官兵的待遇沒什么差別,只是艦長之類的軍官們更方便些,艦長的吊床比水手高級,常常是一個木頭盒子,死了直接釘上就是艦長 的棺材,非常方便。1593年,大海盜德雷克勛爵,病死在加勒比海的船上,水手們一樣為他舉行了海葬。

據 說特拉法爾加海戰中,軍神納爾遜海軍少將被法國人的狙擊手擊斃,英國人懷著沉痛的心情,把軍神的遺體泡在一大桶朗姆酒里,想運回英國安葬。甲板擺這么一大 桶佳釀,吸引了饞嘴的水手們的注意,打個小孔一點點的偷喝,等“勝利號”到了直布羅駱港,桶里的朗姆酒居然見底了,這個說法也有異議,有人說納爾遜是泡在 威士忌酒里運回英國的,不過,從此朗姆酒就又有了“納爾遜之血”的美稱。

二戰期間留下來的調酒分酒的木桶

皇家海軍的朗姆酒配制度一直玩強的保持著,甚至二次大戰期間硝煙彌漫的戰場上也盡可能保持供應,冷戰后,航行于水下的英國核潛艇,也保持著調酒分酒的制度,英國皇室勞軍,每每一個經典的泡斯,就是為水兵調朗姆酒。

睛 天霹靂一聲響,1970年7月,英國海軍以酒精會影響對精密儀器操作為理由,終于廢止了堅持了幾個世紀的朗姆酒配給制度。盡管當時配給已經減到了每人每天 八分之一品脫(75毫升),世界各地的皇家海軍艦隊,比死了親爹還悲痛,紛紛舉行千奇百怪的悼念儀式,有往海里丟假人的,有給酒桶建墓地的,紀念這個日 子,時至今日,英國海軍仍保持著每人一天三罐啤酒的日常供給,這在全世界都是的。

戰勝壞血病

壞血病是風帆時代航海家們的大敵,戰勝壞血病的歷史就是一幕人類智慧與愚昧無知的碰撞和互博。

帆 船在海上航行時間漫長,無法保存新鮮食物,出海一兩個月之后,水手們開始出現一種奇怪的疾病,皮下出血、牙齒脫落、牙床爛掉,終導致水手的大批死亡, 達.伽馬遠航印度的航程中,一多半的水手不是因為作戰和事故,而是因為莫名其妙的壞血病而凄慘的死去,今天我們知道這是由于食物中沒有維生素C的結果,在 那個時代人們只能摸索著想法。

二戰期間,法國前線的英軍正在分配朗姆酒,不過這幫是陸軍兄弟。

1510 年,一些前往印度的葡萄牙帆船已經發現,一些本來已咽咽一息的水手,到達印度西海岸后,本來想吃點新鮮水果走完人生后一程,卻莫名其妙的不治而愈。一些 前往南美的西班牙帆船也發現了菠蘿對于壞血病的作用,不過帆船上新鮮蔬菜水果用不了幾天就會腐爛,如果存儲是個大問題。

偉大的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,新西蘭、澳大利亞的發現者。

1768 年,大航海家庫克船長指揮“努力號”前往南太平洋觀察“金星凌日”,庫克是位優秀的船長,為了保證船員們身體健康,庫克出航前除了盡可能裝載了足夠的水果 和蔬菜,并在每次靠碼頭的時候,盡可能上岸購買。此外,庫克為船員們準備特殊的食品,方便湯料和德國泡菜,方便湯料是由英國一位老太太發明的,采用動物下 水和蔬菜燉成一大鍋粘稠的湯,晾干后切成塊狀,能夠長期儲存,這次航行中,庫克船長每周分兩次向船員們提供由這種湯料制成的濃湯,實際今天我們知道這種湯 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并不高;德國泡菜是其實是腌制的圓白菜,腌好后擠壓水份,再泡在酸性的水中,能保存相當長的時間,圓白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較好,這種泡 菜其實是庫克船長成功的真正秘密,不過當時他也許未完全意思這種泡菜的作用,他只認識到飲食對于預防壞血病有重要作用,為了保證水手按所制訂食譜進食,甚 至不惜使用皮鞭體罰。1968年6月,在橫渡大西洋過程,由于水手詹姆斯拒絕食用新鮮牛肉,庫克船長主持下,在奮進號的甲板上,對詹姆斯和拒絕執行體罰任 務的海軍陸戰隊士兵湯普森各打12鞭。

風帆戰船咋方便?

吃 了“僵尸肉”,再來杯餿啤酒,嚼塊能刻扣子的奶酪,估計誰肚子都受不了,水手們的胃也是肉長的。這個時候他們就只好翻山越嶺的去上廁所了。英國海軍對軍艦 的清潔相當重視,當時的軍艦上通常都有便桶,小便可以解決,等天氣好的時候,從打開的炮門里倒掉。大便呢?只好去船頭解決了。當時軍艦的廁所分兩種,后部 是軍官區有專門供艦長和高級船員用的小廁所,而水兵們的廁所都在船頭,是船頭舷墻外有一排打大孔的木板,排出物直接到海里,一個800人的軍艦,通常只有 四個坑,還真有倫敦不上的時候,也許有人會問,廁所放船頭,不臭嗎?嗯,其實帆船時代的船主要是順風航行,船不可能比風跑得還快,把廁所放在船頭,是非常 合理的設計,即使船逆風航行的時候,也不會完全頂風走,也會有一個30-50度的角度,放在船頭的廁所,多數情況是在下風處,是不會造成全船史真香的尷尬 局面滴。

【免責聲明】

船舶人才網發布的資訊,是為傳遞共享信息為目的,不以贏利為目的,不代表本站觀點;如本站轉載的部分資訊稿件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,請速來電或來函與我們聯系,我們會及時作出刪除處理。